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创建时间:2021-08-26 17:34

王娇妹

一、学校创办的背景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由政府举办,香港言爱基金会资助,以迁移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设立的全寄宿制公办初级中学。学校于2009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热带园林风格。各类教学、生活、运动设施齐全,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2014年9月,原五指山市第二小学合并到我校成为我校的小学部。

二、学校发展历程

2009年8月,刚刚组建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集思广义,反复酝酿,认真讨论,确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和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教职工岗位职责》、《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安全制度》、《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方案》《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等。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着力打造有效课堂

面对学生普遍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对学习无兴趣等现象,学校领导提出了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书的做法。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做无用功,不搞无效教学。并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提出了“加强补差,延长学时,降低起点,提高要求,放慢进度,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循序渐进。”三十二字课堂教学策略。

五、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原省委书记卫留成、副省长林方略、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省政协副主席邱德群等领导先后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省教育厅、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

(一)办学理念:知行结合 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学校将继续依照三十二字方针,扎实学生基础,狠抓校本课程,彰显学生个性特点;继续课堂改革,探索“高效课堂”的办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成长为发展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2024年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特色显著”,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学校。

校训:饮水思源  善本育人

校风:崇德  尚学  务实  求真

教风:用心育人  教人求真

学风:博学善思  学做真人

六、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责任人:校长

目标:坚持夯实基础,提高客套效率,发展地方课程,彰显学生特色,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让家长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建立学校教工之家,开展教工活动,通过“读书”等体验活动,增强教职工文底蕴,创建学习型组织。

6.以“道德”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2021年9月——2022年8月)

年度目标:

1.坚持扎实学生基础,狠抓校本课程,彰显学生个性特点;以传统文化导读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干部自培,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干部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

第二年(20229——20238

年度目标:

以人为本,形成学校共同愿景。

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饮水思源  善本育人”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

年度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学校、家庭、社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任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家校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三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安全文明校园”“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五指山市教育管理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责任人:教研室主任

标:

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德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1)将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纳入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中。
    (2)以“改正职业陋习,做文化教师”为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体验活动,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抓手,以堂课的教学高质量为突破,依托教师个体的智慧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
    2)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提高教师开展审美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方案的实施,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2)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即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3)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加大对教研组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尤其要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年达成的预期效果

1.教师素质结构:各级骨干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各增加1-2名。
    2.教师专业素养:100%教师在校内进行公开教学展示,50%教师对外进行公开教学展示;100%教师有论文发表或交流,其中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分之一的教师达到校内教学常规规范。
    3.教师教育成果:《“高效课堂”课例集》。 

(四)教学工作

责任人:教导处主任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以常规自控(互控)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备课自控,对不同层面教师分别要求,不断提高二次备课的质量;随堂课互控,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实施质量过程性管理,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五)教育科研工作:

责任人:教研室主任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措施:

.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教研组建设要以科研为先导,每个教研组在学校总课题下确立小课题,教研组的一切活动要围绕课题运转。

.骨干教师是科研的主要力量,校级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课题主持人,通过科研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科研能力。

.建立并完善学校、小组、个人三级科研网络,采用行动研究法,推进学校的科研进程。

.完善科研档案,做到种类齐、过程清,使科研工作纳入正常运作的轨道。

任务:

1.围绕“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化、开展正常化。教师人人有课题,并有过程性评价档案袋。

3.每学期组织1-2次的教师科研培训。

4.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代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

                                 2021.8.19